当前位置: 主页 >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 >

试简析意境的本质与民族性的关系

时间:2014-04-10 20:27作者:admin 点击:
  试简析意境的本质与民族性的关系
本论文的关键词是:意境,民族性,情景论,韵味
  论文简介: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词语,更是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等级的审美理想。意境的产生跟发展不约而同的都表现出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该文从理论到实践都总结了意境的发展历史、具体分析了意境的实际本质,从而系统的探讨了意境理论的民族性特质特点,最后有利于大家全面理解自古以来中国古代意境审美的具体理论思路:
  意境,其实也称境界,不仅为中国古代以来的特殊的文学审美范畴,而且也是中国古代以来最基本,基础的文学审美范畴,可以说是古代众多文学审美范畴的一个中心。我们大家心中都清楚:历史是一面镜子,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导作用。而对于研究意境来说,我们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意境所走过的具体道路,借鉴历史,从中有所感悟,启发,我们才会少走一些弯路,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1)、意境发展历史
    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来看-------唐诗,宋词,元曲,尤其是诗歌,意跟境合,一言以蔽之-------思想情感与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的超级高度的融合。拿《诗经》与《离骚》来说,他们都是意境的滥筋,这是因为这两部著作中都大量运用比兴(比是比喻,兴是拟人)的手法,我们知道比兴正是创造意境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在《诗经》中《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杨柳之依依状离别之难,而以雨雪之霏霏写尽归来之时内心无限矛盾与痛苦以及所处环境之沧桑。我们看到它巧妙的运用了意境这个工具。在《离骚》中作者以美人香草自比,一样都是借助客观事物表现出了主观性情之高洁。又比如阮籍的《咏怀》中的“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在这里他着力烘托的是秋夜孤独凄凉苦闷的心情,想要表现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而又又无法解脱的矛盾苦闷无法自拔的心里状态。又比如在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写的是他甘愿在远离市区的郊外,蹲在东篱下采菊,一抬头自然看到了对面远处的南山的写意的生活状态,从而集中的反映了他渴望从污浊不堪的社会羁绊下获得自由,得到自由的强烈愿望,形成的是一种自由独立高远,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远的境界。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写出的是一位世外高僧远离俗世喧嚣吵闹,独自修身于环境优美的寺院中的超脱状态。在王维的《终南别业》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的是“蝉蜕尘埃之中”的不以得失存心的境界。盛唐诗歌,多数我们都耳熟能详,其中中的意境更是不胜枚举,让人赏心悦目。
    以上我们是从创作实践中体现的意境,这里我们从理论上对意境进行一些全面深刻的探讨。我们知道,先秦几乎是意境范畴的哲学奠基期,《周易》和《庄子》几乎可以说是意境产生的两个大源头。《周易》中提出的“象”、“‘言”、“意”三者之间关系,提到象内与象外,这些具有思辩色彩的文化底蕴成为意境产生的哲学之基;《庄子》提出“神游”思想以及“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言意关系之辩,这些具有精神自由的追求成为意境产生的哲学之根。意境美学的准备期是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弼提出“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以及“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哲学性观点,就进一步为意境的产生奠定了深厚哲学构架。陆机《文赋》中“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已经点到了由于季节变化而引起人的情感思想状态的变化,可以说就初步领悟到了时空的变换在意境中的巧妙的作用。《腮嘴文心雕龙·神思》中一句“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里表面上虽然在写景,但实际上构思中却充满了意境的大美—声如珠玉,状如风云。钟嵘《诗品序》中“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的超高境界。”他提出的“滋味说”使意境之美进一步走向抽象化,加速了意境的发展。实际上意境的正式诞生期确是在唐朝。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由他第一次系统归纳提出 “意境”的这个抽象的概念。皎然《诗式》中取境之时,必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是对意境的创造广泛提出的超级深刻的见解。到宋朝以后意境理论继续平稳的发展,宋代严羽飞沧浪诗话·诗辩》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这一段话是在评论盛唐诗的精典,无与伦比。巧妙之处在于他准确无误地道出了唐诗的意境之美。再往后进行如清代王士祯之 “神韵说”,袁枚之“性灵说”,都在不断发展意境理论。近代学者王国维是意境理论集大成者,他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提出“人生三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及 “隔与不隔”,都对意境理论有超级重要的贡献。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首好诗至关重要的,就是她的意境美。 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都蕴含美的意境。作为抒情文体的典范,诗歌更具有期独特的意境美。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和欣赏诗歌时,要进入诗歌的意境,领略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合,就形成了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从以上意境之发展小史我们可以看出意境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哲学宗教、思维方法、表现方法以及传统概念等文化底蕴都是密不可分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意境之美就是思辩之美,就是东方文化之美,就是天人合一之美,华夏精神之美,因此我们研究意境,。
   ( 2)、意境本质具有的民族特征如下:
    意境在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范畴之内,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完全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但不同时期对意境的具体理解当然也有所不同。何为意境?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上面意境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的是各文学大家众说纷纭,看法迥异。有关意境的争议分为四种说法:“‘情景结合”说、“经典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以及“情感气氛”说,这么多的说法,那么我们如何抽丝拨减,具体来说我们怎样归纳认识意境的本质呢?归纳概括地说,中国意境理论特点,是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其哲学基础是一种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进化理论。我们换个说法就是,意境就是一个总和-------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与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幻想的总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意境的本质,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理解意境的民族特性: 
      (2.1)意境可以说是情与理的统一结合。文学作品和其他著述本质的不同是,文学作品不是以理服人而以情感人,以情感吸引读者,没有情就不足以感人,就没有人愿意驻足品读,为什么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与一个伟大的人交朋友,谈思想。我们穿越时空,前古人,后来者,大家因为一本书而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交流。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就特别反对宋人“以议论为诗” 的完全脱离感情,空发议论的诗风,他认为“诗歌,就是用来吟咏性情的载体”,并且举例说“如《离骚》可以使人歌之抑扬,涕泪满襟”,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情感人,达到诗人与读者的共鸣,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继续读下去,有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则直截了当地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所以来说诗歌曲赋一旦脱离了意境,就已经变得没有什么多少内涵了。  我们强调感情意境,并不是说就不要表现理,没有理的加入,情感也不会深刻到哪里去。说有真感情才有意境并非说就不重视思想性的体现,而是要求在饱含情性的艺术形象之中蕴含着一些丰富的哲理,要情感与哲理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无迹可求。严羽特就别推崇盛唐的诗歌,他说诗歌“截然当以盛唐为法”,这是为什么呢?他认为唐诗歌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理要在意兴之中,意兴之中蕴含着理,如此情感与哲理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才能够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才能谓之有意境可言。可见意境是要情与理的统一,情感与哲理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无迹可求,写出来的诗歌曲赋才能有所韵味,才会有人驻足观赏。
     对于文人来说,搞创作本来就是一种精神活动的体现,每个人都有内心精神与具体的心里思想。文人就是擅长在创作中把他们表现出来的一群人。精神活动既有情感活动,又有思想活动,是情与理的统一与结合。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再强调的是“以礼节乐”,“以礼节欲”,更有“发乎情,止乎礼义”字说,都是为了表现这个意思。
       (2.2)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统一结合。中国古代文论家超级注意情与景关系的研究记录,并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给后人留下来深刻的启发。刘腮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情与景的关系就有过精辟独到到的论述:“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四季的景色不同,我们都有具体的亲身体会-------情感也会随着外物变化而变化(比如由冬季转入春季,我们看到盛开的鲜花开满大地,气候由寒冷变为温暖,我们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发自心底的兴奋;当夏季连日干旱,这时突降大雨,解决了我们的饮水问题,清凉了闷热的环境,我们肯定会大大的绽放笑脸。这同陆机《文赋》中“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纷”的观点是一样一样的。范希文《对床夜话》推崇“情景兼融,句意两极”的诗。杨载诗法家数卜说:“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写意,意中带景,议论发明。”《四溟诗话》说:“诗乃模写情景之具…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结合,抒情与写景互相掺杂,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才能构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完美形象,才有可能写出经典作品。
        就感情与实景结合的关系来看,古人具体把它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景融于情的“情语”,另一类是情融于景的景语。王国维先生又把前者称“有我之境”,后者称为“无我之境”。这种分类当然总是相对的,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应是密不可分,合二为一,交相辉映的。王夫之中、《堂永日续论·内篇》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只要你读到真正的好作品,就会发现,在真正好的作品中景语里一定是饱含着情感的,情景结合,景与情景是统一的。德国大诗人歌德就能看到中国诗人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好像一家人一样。”
     ( 2.3) 意境则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全统一。意境一定要由一定艺术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艺术形式也要把意境鲜明表现出来。我们的意境的创造,自然需要内容和形式的叠加,只有形式的意境或只有内容的意境是与意境本身完全相悖的,也是完全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清晰的知道内容与形式不应该是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如钱钟书《谈艺录》中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则更是提出要“不隔”,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才叫“不隔”?他这样说到:“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也就是要告诫我们的是:内容应该是深刻而形式(多指语言),并且是要浑然天成,不加雕饰的,这样才能写出经典用以流传的好作品。
       
自古以来我国文论中就一向崇尚自然美,要求的是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无间,否则后果就会破坏作品的完整的艺术美,就不能造成令人倾倒的艺术境界,如果你能真正做到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这样才会做到“不隔”,才能造成相应的文学的意境。
       (2. 4) 意境的基本要点还应该在于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他这样说无非就是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总所周知,这从来就是构成意境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之一。明代朱承爵的《存余堂诗话》中讲的“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所以你要想真正认识意境还要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上下足功夫,这样你才会对意境有比较深刻的研究。
       以上四个方面对意境作了基本概括。文学作品的内涵是--------贵在含蓄,这是很久以来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留下的艺术传统和显著特色,也是我国古代的文人普遍的审美崇尚。意境正是和这种文学传统紧密相关的并得到普遍重视和运用的审美范畴。无论是情与理的交合,情与景的融合或是内容与形式的妙合,它的目的都是在创造出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的丰富艺术意象,最后才能产生出无穷之味,不尽之意,因此才能富有韵味,余意无穷。
      意境的真正底蕴大约就是这样了。
      认识意境,真正了解意境,并且巧妙运用意境,你才会深刻领悟前人伟大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自己才会创作出真正脍炙人口的流传后世的文学作品。。。
------分隔线----------------------------